刘强东一个多月前拍着胸脯说京东要做外卖,还说要搞个和美团饿了吗完全不同的新花样,关键要治治外卖食品安全的老毛病,当时听的人可能还有点懵。这不,7月20号,京东说到做到,自己搞的“七鲜小厨”就在北京东城区一栋大楼一楼悄摸开张了!
这可是京东的第一家自家外卖店,玩的就是纯外卖和顾客自己上门拿,店里连张让人坐下的桌子都没摆,明摆着就是要和美团、饿了么打擂台,只是眼下这店只挂在京东自己的外卖频道上。特意去现场瞄过的记者传回了最新情报:店名“七鲜小厨”,厨房设计挺新奇,直接整了个透明玻璃墙,过路人或者等单的骑手小哥,能清清楚楚看到厨房里头穿白大褂的师傅们忙活着煎炒烹炸。更抢眼的是,厨房里头还戳着几台酷似自动炒菜机的大铁疙瘩。看来京东是铁了心既要保障效率,又死守“现炒”这金字招牌。
现场工作人员对着记者镜头底气十足地承诺:“我们这儿所有吃的,一律明火现炒、起锅就装,绝不动用预制菜!”这话一出,等于直接捅了当下外卖界心窝子。大家点外卖吃来吃去,十有八九都是预制菜加热,冷不丁冒出个敢拍胸脯保证“现炒”、厨房还让人“围观”的,冲击力够大!
看看小厨房端出来的菜单,品种不少:汤汤水水的馄饨面条、扎扎实实的隆江猪脚饭、开胃的韩式拌饭、还有洋气的意面…口味覆盖还挺广。最让人伸脖子的,是这价钱!京东抛出的价位非常接地气,最低10块起步,最贵的单品也就卡在30块钱封顶。这个价位区间,正好楔在普通家常外卖和高档餐之间——比那些动辄五六十、却还是加热料理包的高端外卖亲民太多,但比纯粹填饱肚子的便宜货又多了份“锅气”的讲究。店才开不久,平台上显示已经卖出去800多份了,显然不少人心动了,想尝尝这个“非预制菜”外卖到底啥滋味。
为啥京东敢在美团饿了么的地盘上这么折腾?别的不提,人家腰杆子够硬。七鲜小厨这名字一听,就知道跟京东自家的“七鲜超市”是亲兄弟。京东搞生鲜自营不是一天两天了,“七鲜”这块牌子在生鲜直采、冷链仓储这块积攒的深厚功底,正好给“七鲜小厨”备下了新鲜食材供应的底盘,原料品质上比普通街边小馆子更有保障。
这开店的地方选在北京东城区核心区域,明摆着是想从消费要求高、节奏快的白领群体先撕开口子。后头支撑着的,还有京东自家的配送网——达达快送,这可是京东系自家的队伍。搞电商的都明白,配送速度直接决定外卖死活得活。京东整合了达达,相当于把外卖的腿脚抓在自己手里,比起美团饿了么大量协调外部骑手,至少在配送响应和品控上,京东自营店拥有天然优势。别忘了京东自家还攥着个流量金矿:京东主站App的数亿活跃用户。用户不用去下个新App,就在京东首页点两下,可能就能顺道点个“七鲜小厨”的外卖尝尝。这个顺手就买的方便劲儿,是美团饿了么作为独立外卖App比不了的先天小弱点。
店是开出来了,话也放得震天响,但“非预制菜 + 自营”的模式背后,实实在在的重担也沉甸甸地压了下来。单说这“现炒现做”本身,人力成本高、厨房场地贵、食材当天消耗量大,这些都是翻倍往上蹿的硬开支,哪样都比美团饿了么做平台、靠海量加盟店接单(普遍依赖预制菜)的模式烧钱得多。刘强东说“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”,厨房透明化和人工现炒确实在解决“最后一步”的可视透明,但要确保食品安全不留死角,从生鲜采购、中央处理、分店仓储、到配送过程,这整条线上的品控链条丝毫不敢松劲,容错率几乎为零,稍有闪失就直接砸招牌。京东能不能在这一整条链条上都扛起自营责任,还得时间慢慢看。
再看那亲民的10-30元定价。要维持这个价格,又要做到高品质食材+现炒+高人工,还要摊上不便宜的店铺租金和达达快送的成本,这难度可想而知。京东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规模效应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本事,全看它能不能把这个“低价现炒”的招牌稳稳扛住。一旦价格守不住或者品质波动,那可就真尴尬了。
而且,这个模式讲白了挺“重”。门店扩张可不是美团饿了么拉拢现有街边馆子上线那么简单,那叫“轻”。京东开一家自营“七鲜小厨”,得真金白银租场地、建透明厨房、招厨师、配机器、安排整个运营链条。这种模式想在多点快速复制扩张,难度相当可观,时间肯定也耗人。目前京东对刘强东提及的那个“截然不同”的商业模式到底啥意思,依然保持沉默。现阶段,七鲜小厨展示出来的,核心就是“自营品牌 + 无预制现炒”这个标签,确实新鲜,但离撼动行业的革命性创新,似乎还有差距。京东手里到底还藏了啥颠覆性底牌?外界都在竖着耳朵等消息。
河南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