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302元就能吃到高档日料自助?"重庆黄女士本想花5000元请同事庆祝升职,结账时账单却让她当场傻眼——14535元!这场由"人均消费"引发的纠纷,再次揭开日料行业的价格迷雾。
从"人均302"到"账单过万"的消费陷阱
团购APP上醒目的"302元/人"标识,让黄女士误以为这是自助餐价格。实际上,这家日料店采用单点模式,且人均消费302元仅是平台估算数据。更讽刺的是,服务员承认曾建议选择套餐,却未明确告知"非自助"性质。这种模糊表述与消费者认知偏差的碰撞,最终酿成万元天价账单的消费纠纷。
日料暴利背后的定价玄机
对比市场常见日料模式,单点制日料利润率可达自助餐的3倍以上。以菜单常见的蓝鳍金枪鱼为例:自助餐厅通常会限量供应,而单点店铺一份刺身售价可达自助餐人均价的2-3倍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所谓"日本空运食材"很多实为大连、青岛养殖的"国鳗",成本差异巨大却卖出进口价。
餐饮行业的价格透明困境
市场监管数据显示,2022年餐饮价格投诉中,32%涉及"价格标示不清"。法律专家指出,商家虽未直接虚假宣传,但将估算人均消费与自助餐常用计量单位"元/人"混用,已涉嫌违反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中"信息应当真实、明确"的规定。这种打擦边球的营销手段,正在透支消费者信任。
当"精致消费"遇上信息不对称,受伤的永远是消费者。下次看到诱人的人均价,不妨多问一句:"这是自助还是单点?"毕竟在餐饮行业,明明白白消费才是真正的奢侈。您是否也遇到过类似消费陷阱?欢迎分享您的经历。
河南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